
2024年开年这两个月,香港卖爆了太多东西。
01
去年年底,受内地银行存款利率的下行周期的影响,香港的银行业结结实实地吃了一顿饺子。
内地储户“赴港开户”,从原来在“某些特定圈子里的小潮流”,变成了得到普遍共识的“大趋势”。
原因无他,在香港存钱能赚得更多:内地银行2%现在是标准线,而香港的银行保4%破5%是及格线。
有些短线,甚至能做到6%。
在这种肉眼可见的利率差异之下,内地储户自发地对香港进行了一次金融托举。
事实上,香港金融业2023年的表现也不差:
香港外汇基金录得2127亿港元的投资收入,相当于不光2022年亏的都赚回来了,外汇基金的总资产还增加了98亿港元,至40178亿港元,累计盈余为6524亿港元。
如果按香港不到730万常住人口来计算,相当于2023年外汇基金给每位香港人赚了三万块,正好差不多是香港的平均工资水平。
按说前一年业绩爆表,那么下一年的情况大概率会有一些下滑。
比如咱们2020~2021年的外贸数据。
然而谁也没想到,恰逢香港最瞌睡的时候,内地银行送来的枕头竟然在某种程度上把这种势头给续上了。
截止到发稿前,“香港开户”的相关业务,在小红书上的搜索量依然居高不下。
第二个卖爆的东西是房子。
香港的房地产从业者们,最近一周简直就如同做梦一样。
“上个周末,香港看房量暴涨600%,成交量暴涨700%,有人拿1亿元扫货香港,一口气买12套800万的新房。”
而仅仅是在两周之前,关于香港房地产的评价还是一片哀鸿遍野,大批的从业者在认真的考虑改行。
如此的云泥之别,只能说港府对自身优势释放的把控,和内地有钱一族的心理拿捏,都太到位了:
先是纵容各大媒体平台在互联网上渲染“香港跌惨了”的相关资讯,在坊间塑造香港楼市的悲观共识。
然后突然一步到位,把之前所有限制楼市发展的政策,所有不符合当下经济环境、不利于成交的额外收费,一股脑地全部取缔。
最后凭借香港本身应有的江湖地位,比如租金回报率本来就很高,比如香港身份的诸多便利等等,在风评和预期上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。
这番先抑后扬,真的是神来之笔啊。
内地房地产圈,过去两年一直在输出“城市分化”的理论,苏杭这些大城市费老鼻子劲才圈下的富裕潜在客户,转头就被香港摘了桃子。
第三个卖爆了的东西,是黄金。
根据媒体报道,内地部分品牌金店的金价每克已经突破650元(人民币,下同)大关。自去年起持续处于高位的金价点燃了投资热情,也让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。
但是为了金价差价以及手工费优惠,有不少内地消费者选择赴香港购买黄金。
查阅了一下历史数据,香港金价,在2月中旬的时候,是592港币/克,约合540元人民币左右。
同期内地周大福为610上下。
粗略算下来,每克便宜60~70元是比较稳的。
02
开年三连胜,香港2024年的揭幕战打的真不错。
可能具体数据,不如媒体报道的这般惊艳。
但是,趋势的反转,预期的反转,肉眼可见。
我们做香港账号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,根据我们对评论区观点的复盘,最近一个月,嚷嚷着“XX遗址”的声音在日益消散。
现在还能保持不错的“开喷状态”的,要么不关心香港、不了解香港,要么就是单纯的别有用心。
仔细想想,上面热卖的三种东西,真的很有性价比,捞着了睡觉也能笑醒吗?
恐怕不是。
香港开户,自行操作很麻烦,香港银行系统的服务体系跟内地不一样,急赤白脸的过去碰了一鼻子灰的不在少数。
而且,开户只是入门操作,想要获得货真价实的高水平收益,还需要一系列的后续操作。
香港房产,绝对价格肯定高于内地98%的城市,居住环境还不一定有多优越。
在内地被“喊打喊杀”多少年的超高层住宅,在香港可是遍地都是啊。
在香港想住洋房别墅,那你得先跟四大家族拜拜码头。
黄金就更别说了,搭上车票食宿,费的工夫,不见得能剩下几个字儿。
可是即便如此,香港依然能够得到相当一部分精英群体,中产阶层的青睐?
为何?
精英们中产们都是傻子吗?
评论区上至耄耋老者下到黄毛小儿,人人都知晓的论断,他们毫不知情?
03
认知分层,是阶级分层的众多折射面之一。
很多事情,90%的人都能看到表面,但只有10%的人才能看到核心,抓到主要矛盾。
香港这几年,经历了很多事情。
各行各业跟之前相比,无论是收益还是规则玩法都出现了很多变化。
有人心里不爽,有人想骂两句。
都正常。
但是,把这些阵痛期的体感,联想成未来的常态。
略显幼稚。
香港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?
什么金融实力,什么制度优势,什么人才储备,那都是虚的。
最核心的点,在于香港的地位,和定位。
已经回归了20多年的香港,眼下扮演的角色,既是桥头堡,又是样板房。
在归属权上,没有什么讨论的余地。
但是在使用方式上,可操作的空间很大。
作为金融桥头堡,香港是需要储备大量的子弹的,这些子弹,可以是人才,可以是资源,可以是政策倾斜。
所以,过去两年,香港很多出乎常理的政策制定,其实是拿着尚方宝剑的。
作为样板房,香港的一切发展,都是处在绝对的镁光灯下,宣传意义甚至要大于实际意义。
那么这样的话,所有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,都可以不计成本。
现在的国际局势,虽然依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,但是基本格局是确定的——
竞争(对抗)多于合作。
接下来,灯塔国无论谁上台,东方大国面临的发展环境都不会出现明显的改观。
在彼此互信的领域日益减少的时候,香港就会承担起一个信息通道的作用。
它的发展,会被默许,会被支持,会被网开一面。
